(何 熠)2009年8月——湘潭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在湘潭高新区火炬园成立。从首批入园的6家大学生企业,发展到如今的近20家,在这里聚集了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一批志同道合的大学生,在这块如火如荼的大学生创业“试验田”里,一批凝聚着大学生智慧火花的创业梦想陆续孵化。在这里,他们的梦想与激情令人印象深刻。
关键词一:心态
大学生创业难,资金、团队、项目、市场前景这些因素都很关键,但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创业者心态,这里面包括了迎接挫折和失败的勇气。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大都信心满怀、豪情万丈,然而,想的和做的总会有差距。许多大学生进入园区后,面对运行一家公司的困难,面对繁琐的日常事务,感到一筹莫展。这时,创业中心给予大学生创业者及时的帮助。不仅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办公室、办公家具和办公设备,提供工商税务免费办理服务,并在工商、税务、管理上提供培训,帮助这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创业者们逐步清楚市场规律、市场运行机制,使其公司逐步成熟,解决了大学生创业起步难和初期的生存危机。
但创业园绝不做大学生创业者的万应伞,创业必然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大学生创业者们同样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意志力、适应力、竞争力是生存的保证。因此,在创业园成功毕业的企业,也必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二:榜样
在这个明星、偶像辈出的年代,有一个追求的目标、奋斗的榜样对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马云、牛根生、李开复……一个个创业者的名字被大学生们一再提起,他们的创业史被大学生们津津乐道,他们成为青年创业的标杆人物。亿度的聂开榜常常把李嘉诚的名言挂在嘴边,和裕工贸王思远直言他创业的原动力来自于李开复的一句话--创业,是追随我心的选择。
一个成功者最大的成功是帮助更多的人成功。为了让更多的有想法的大学生能成功创业,创业服务中心不定期的召开座谈会,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义务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分析公司的运行情况、规划公司的发展思路,并配备创业导师对他们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以及相关政策、法律、财税培训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发展企业。
一个创业者最大的成就是帮助更多的创业者成功创业。顺利在创业园里毕业的大学生们会成为他们学弟们的榜样,激励更多的大学生们投入到创业的队伍中来。
关键词三:责任
入驻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的项目类型多样,包括网络开发、矫形器生产、环保设备研发、广告传媒、新能源装备、教育培训等等。其中有许多项目是脚踏实地、关注社会民生和社会热点问题,他们关注弱势群体,关注自身的公民意识,在获取经济利益回报的同时,更注重社会效益。正和矫形器技术发展公司的创办人熊嫣说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致力为更多的肢体残疾人提供便利。在新西兰已有优渥待遇的王思远对祖国的环境问题一直忧心忡忡,毅然放弃工作带着项目回国创业。此外,还有致力于节能减排的湘潭开创新能源有限公司和中瑞自控节能公司,它们的创办人把自己的项目产业化,发挥出知识最大的社会价值。
有人说80后是迷茫的一代,但这些80后的大学生老板们明白了身为大学生肩负的社会使命,从自己所学的专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方式并投入到实践,向世人证明了80后是日渐成熟并对社会有所担当的新一代。
在创业的这条道路上,在创业园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里,我们与大学生创业者和他们的企业一同成长着。行百里者半九十,唯有怀秉信心,艰苦创业,奋力拼搏,最初的梦想才会闪耀出光芒。